2025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总结与下一步工作规划:固本培元强根基,守正创新谋长远
安全是公司发展的生命线,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年,公司以“筑牢防线、护航发展”为主线,深耕责任落实、制度建设、风险防控等关键领域,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我们既需总结经验、正视短板,更要以创新思维擘画未来,推动安全管理从“基础达标”向“本质安全”跨越,为企业高水平发展筑牢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。
2025年,公司深入贯彻“安全第一、预防为主、综合治理”方针,以系统思维构建全链条安全管理体系,通过责任、制度、风险、文化、应急、科技六大维度协同发力,安全管理上的水准实现质的提升。
我们坚持“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”不动摇,全年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百余份,将安全责任细化为百余项具体任务,构建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”的责任网络。通过安委会十余次专题会议推动重大风险问题解决,建立“高层督办-中层主抓-基层落实”三级联动机制,将安全责任纳入绩效考核核心指标,对多起责任落实不力事件严肃问责。创新推行“安全责任田”制度,明确各职能部门“管业务必须管安全”职责清单,推动安全管理从“安全部门独角戏”转变为“全员参与大合唱”。
安全责任无小事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今年某车间因班组长未严格执行班前安全检查制度,导致设备带病运行险些酿成事故,公司当即启动问责机制,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绩效降级处理,并在全公司通报。这一事件成为责任教育的生动教材,让“失职追责”从制度条文变为实际行动。如今“安全是最大政绩”的理念已深入人心,各级管理人员主动抓安全、管安全的意识明显地增强,形成了“人人肩上有担子、个个心中有安全”的生动局面。
以“制度管总、流程控险”为核心,全年修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三十余项,废止过时文件多项,形成覆盖“风险辨识-隐患整改-应急处置”全链条的制度矩阵。重点推进高风险作业许可标准化,对动火、有限空间等多类作业实施“票面标准化、审批电子化、监护可视化”管理,开发电子作业许可系统,审批效率大幅度的提高,彻底杜绝“先作业后补票”违规现象。
开展“制度执行年”活动,组织专题培训二十余场,编制《安全制度口袋手册》数百册,创新“制度执行明星”评选,每月表彰严格执行制度的员工。通过“线上答题+现场考核”验证学习效果,员工制度知晓率达九成以上,某高风险作业票证填写错误率显著下降。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,执行的重点是严格。今年夏季检修期间,设备部严格按照新修订的《受限空间作业管理办法》,对重点反应釜检修实施“气体检测-作业许可-全程监护”流程,成功避免因缺氧导致的人员窒息风险,充足表现了制度的刚性约束作用。
深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,春秋两季开展全员风险辨识,采用专业分析法识别风险点数百个,其中高风险点数十个,逐一制定“五定”管控措施。搭建数字化隐患排查平台,设置“随手拍”隐患上报功能,全年整改隐患千余项,重大隐患整改率达百分之百,平均整改周期大幅缩短。
针对危化品储存、特定种类设备等重点领域开展“靶向整治”,投入专项资金数百万元更换老化设备百余台套,其中将多台超期服役的反应釜更换为带智能联锁装置的新型设备,从根本上消除爆炸风险。创新“红黄牌”预警机制,发布预警通知数十份,约谈责任单位负责人十余次。风险管控的核心在于精准,隐患整改的重点是彻底。今年某仓库因雨季湿度超标导致危化品结晶,安全部通过风险动态数据库监测立即启动预警机制,连夜转移物资并改造通风系统,避免了有几率发生的泄漏事故。风险防控的精准施策让安全管理有了“透视眼”,为企业生产装上了“安全阀”。
以“人人讲安全、个个会应急”为主线,开展“安全生产月”系列活动二十余场,包括安全知识竞赛、事故案例警示教育、应急技能比武等,覆盖员工数千人次,员工安全知识测试平均分明显提升。打造“线上+线下”文化矩阵,线上通过企业微信推送“安全微课堂”数十期、事故警示短视频数十条,线下建设安全文化长廊多处、设置“安全亲情墙”,展示员工家属安全寄语。
创新“亲情助安”行动,组织“员工家属开放日”多次,邀请数百名家属参观厂区,拍摄“安全嘱托”短视频在车间播放;征集“安全家书”数十封,其中某车间员工的家书“你平安回家,才是全家最大的幸福”感动了无数员工。开展“安全行为习惯养成周”活动,通过“21天打卡”培养规范操作习惯,员工“三违”行为同比下降三成以上。文化润物无声,安全入脑入心。今年公司获评集团“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单位”,安全文化已成为推动公司发展的“软实力”,多数员工反馈“文化活动让安全从口号变成了日常习惯”。
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数十项,新增极端天气、新员工突发事故等专项预案多项,组织专家开展预案评审多次,确保预案“实用、管用、好用”。全年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三十余次,其中跨部门联合演练多次,涵盖火灾、危化品泄漏、触电等多类场景,参演数千人次。
今年开展的危化品泄漏综合演练,模拟储罐阀门破裂导致物料泄漏,启动三级应急响应,各小组协同配合,从报警、疏散、堵漏到环境监视测定全程高效处置,比去年缩短处置时间近半。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,分为消防、医疗、技术支援小组,配备无人机侦察、有毒气体检测仪等装备数十台套,每月开展技能培训,队员平均掌握多项应急技能。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中心,实行“统一管理、分区存放、动态补充”模式,储备应急物资数百种,确保“拿得出、用得上、不误事”。应急能力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,必须要时刻擦亮。通过持续演练,公司应急响应时间大幅度缩短,应急物资调配效率明显提升,为突发事件处置提供了坚实保障。